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16章 西征纪实〔五〕决胜苏兹达尔!〔7K大章 〕

第16章 西征纪实〔五〕决胜苏兹达尔!〔7K大章 〕(2 / 2)

“冲锋!用斧头劈开他们的铁壳!”射击军自成军以来,何曾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受到过如此严重的打击?因此,射击军前军各指挥官们的怒吼几乎同时响起。而他们自己倒也身先士卒,与士兵们一齐冲锋。

残存的万余射击军也红了眼,纷纷泄愤般地抛下火绳枪,抡起战斧冲向偏厢车。他们有些人的战斧木柄上还刻着线条简单的东正教圣像,看起来慈眉善目,可是斧刃却对准了明军的车阵。

当第一柄战斧砍在偏厢车贴着铁皮的厚榆木挡板上时,明军的刺刀从射击孔中闪电般连连刺出,足以破甲的刺刀刀尖根本不管刺中什么,甚至不管刺中与否,只是不断的刺出、缩回、再刺出,往返不停。

惨叫声中,前排冲锋者的血沫喷在车厢板壁上,画出扭曲的死亡图腾。而随着积尸的增多,后面的斯拉夫战士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杀红了眼,踩着昔日同袍的尸首意欲越过偏厢车的挡板上方,直接跳进明军车阵内侧。

额尔德木图冷哼一声,下令挥舞另外的旗帜,前方军官立刻下令,第二列士兵刺刀纷纷向着斜前上方举起,偶有探头向上想要翻越的射击军士兵面临的不是防守空隙,而是亮银如雪的刺刀阵,还没来得及发狠,便被捅穿上身,摔回偏厢车外侧。

额尔德木图在阵中冷静地观察着战局。射击军的近战冲锋虽猛,却被偏厢车与刺刀阵结成的钢铁壁垒死死挡住,每辆战车前都堆起了至少三层尸体。

此时,他忽然从望远镜中看见波兰中军的翼骑兵开始挪动,银翼战旗在阳光下划出整齐的弧线——这是波军统帅准备用精锐收割残局的信号,尽管额尔德木图根本不认为现在已经算是“残局”。

“打开左右两翼!”他的令旗指向偏厢车连接处。

方阵两翼各六辆战车被牛马迅速拖开,露出两三丈宽的通道。六千具装重骑早已在阵中完成马枪装填,战马的鼻息喷在前车士兵的后颈。当翼骑兵的冲锋蹄声如闷雷滚来时,明军骑兵如铁流般从两翼涌出,马首铁具上的饕餮纹在阳光下泛着血光,万历三式短款马枪的枪口已对准翼骑兵的侧翼。

扬?扎莫伊斯基犯了致命错误。他原以为射击军的血肉冲锋已耗尽明军弹药,却未料到空心方阵中竟藏着完整的骑兵预备队。

三千翼骑兵的银翼刚刚展开,便迎来明军骑射的暴雨:半具装骑兵在非冲锋的斜线“错锋”奔跑中完成两轮齐射,铅弹专打翼骑兵的马腹马臀与骑士们胸甲下方的软肋,包括腿部。侧翼的翼骑兵战马批量倒地,骑士或是被沉重的甲胄压在马尸下,或是自身胯骨以下受到枪伤,很难保持持枪平衡,自己跌落。

如此一来,翼骑兵的冲锋路线虽然无人阻挡,但楔形阵的“箭头”却越来越单薄了。

翼骑兵的指挥官立刻发现不妙,忽然把旗帜一偏,放弃正面突破车阵的想法,直接转向明军两股骑兵右边的那一股。显然,他知道三千翼骑兵虽然冲击力很强,却不能分兵——敌军骑兵分为两翼,但每一翼都与自己的总兵力相仿,自己只能逐个击破。

明军右边这股具装骑兵是归化骑兵第一军第二镇第三协,协统青把都冷哼一声,回头朝战场外围扫了一眼,厉声下令:“伊勒都齐台吉在那边,咱们带波兰人绕过去送死!”

说罢,他根本看也不看正在逐步加速转为袭步的波兰翼骑兵,带着所部向右转向——他本就是右翼,现在继续向右跑,看起来倒像是要临阵脱逃似的。(以上左、右都是按照明军一方来论。)

“好好好,天上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伊勒都齐在外围见到明军骑兵出动,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正带着自己所部人马往回赶,却不料青把都这小子如此上道,主动将敌军精锐引了过来,简直大喜过望,猛然一举弯刀,大喝着冲锋。

是的,蒙古马冲锋的冲击力虽然不如欧洲马,但它们转步的时间也比较短,甚至可以从慢步直接跳到袭步,进而发动冲锋。这固然多多少少有些伤马,但战斗胜负转手之际,拥有足够马群的蒙古人可不会像明军汉军骑兵那样过分爱惜。

伊勒都齐的七河轻骑猛然发动,他们与打空了弹丸的青把都所部错锋而过,短铳望着波兰翼骑兵就是一轮自由射击,虽然因为角度没有青把都刚才那样刁钻,却也当场报销了百余名翼骑兵。

当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私军在辎重营点燃第三把火时,奥卡河平原的风向突然转向,浓烟裹着火星扑向波军阵营。

明军都知道这意味着阿列克谢已经发动反戈一击,因此刚刚脱离翼骑兵追杀的青把都所部明军骑兵立刻将打空的马枪插回枪套,转而抽出精钢马刀扑了回去。

这些由京华精钢锻造的兵器在阳光下泛着幽蓝,与翼骑兵的骑枪碰撞时,竟能将对手的兵器直接斩断——这不奇怪,刚才说过,翼骑兵的骑枪是轻质木料所制,而且还是中空的,横斩当然能一刀两断。

不过,并不是每一名骑兵都能做到这一点,明军骑兵同样被翼骑兵的冲锋轻易捅下马两百余人,连精钢甲胄都不能保证一定不会死——死伤者至少过半。

余下的一半有些是因为角度关系导致翼骑兵骑枪枪尖滑开,有些是正好捅在最坚硬的护心镜上,还没来得及造成伤害,那骑枪的枪身就已经折断。

翼骑兵的这一轮冲锋不能说没有效果,至少这已经是额尔德木图所部具装化之后最大的伤亡了。不过,从杀敌的角度而言,翼骑兵的指挥官们没有一个满意的。好在,这一轮对冲之中依旧是翼骑兵占据上风,明军骑兵因为武器长短没法比,几乎是全面吃亏。

然而,接下来的战事就由不得翼骑兵了。随着短兵相接开始,一名翼骑兵的银翼甲胄被斜肩劈开,露出底下苍白的脊背,他至死都未明白,为何东方的钢铁能如此锋利。

他不是一个人,其他翼骑兵马上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威胁,而更糟糕的是,欧洲马冲锋虽然有优势,但一旦打成马上近战,他们想抽身回去领取骑枪再杀回来却根本做不到——明军骑兵宛如牛皮糖一样将他们死死黏住,根本脱身不了,只能被迫近战。

然而,理论上更适合劈砍的波兰军刀此刻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不如明军马刀坚硬,对砍的情况下时不时就被敌方马刀斩断,继而失去武器,沦为蒙古弯刀下的亡魂死鬼。

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左翼。一万喀山鞑靼轻骑终于确定优势已经全在明军一方,他们抓住时机从丘陵上冲下,瞬间加入战阵。

当然,他们有额尔德木图的“自由出战”明令,显然不会傻乎乎地去和拿长柄斧的射击军与装备精良的翼骑兵纠缠,而是被燃烧的粮车与堆积的战利品吸引。巴图尔?哈只的青色战旗一马当先,弯刀却不是向着主战场,而是对准了见势不妙准备撤退的哥萨克辎重队——那些装满黑麦的马车,正是额尔德木图默许的“观战奖励”。

至于哥萨克为何几乎没有表现……这不奇怪,哥萨克虽然剽悍,但也有蒙古人的风格,非到万不得已绝不死战,而是典型的“欺软怕硬”。这种风格一直到拿破仑时代也没有改变,以至于俄军骑兵猛起来极猛,拉起来极拉——俄国的盟友们常常痛骂俄军骑兵不肯死战,而拿破仑却说哥萨克是最好的骑兵。

其实,哥萨克始终是哥萨克,这种两极化的评价之所以出现,无非是评价之人立场不同,判断标准也就大不相同罢了。

扬?扎莫伊斯基的座骑在混乱中被流弹击中,他扯掉歪斜的羽饰帽,看着明军具装骑兵从空心方阵的两翼涌出,形成完美的钳形攻势。翼骑兵的银翼在血雾中折断,射击军的战斧散落一地,征召农兵早已作鸟兽散。

当他看见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商队旗帜在火场中升起,终于明白: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是阴谋与血火的双重绞杀。

奥卡河的河水倒映着燃烧的战场,明军士兵开始打扫战场——这些战利品大部分会被额尔德木图与伊勒都齐分配,一些敌军兵器或者己方损毁的兵器则要送往西伯利亚,在正在筹备建造的兵工厂中熔铸成更锋利的兵器。

额尔德木图勒马站在翼骑兵的尸堆前,指尖划过一具银翼甲胄的裂痕,那里嵌着半枚明军的弹丸。

他点了点头,这些翼骑兵的甲胄确实不错,除非抵近射击,否则很难击穿。不过,那又如何呢?这支师相亲自交代要他小心对付的敌军精锐,今日也折戟在归化骑兵第一军的铁骑之下了。

据师相所言,整个波兰立陶宛联邦虽然颇有骑兵,但真正算得上翼骑兵这种精锐的,恐怕也就一万上下。今日敌国精锐折损三成,不怕他们还敢轻易东望……

额尔德木图正在回味胜利,忽然听见伊勒都齐的声音由远及近:“世子,那个阿列克谢来求见了。”

----------

pS:7K大章,祝各位读者劳动节、青年节快乐!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Lil00”的16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罗伯特基里曼”的6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望槑止渴”的6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Flexbio”的6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傻妞妈”、“in123”、“胖胖龙2003”、“天堂huwz”、“宁静见春”、“书友”、“书友”、“书友”、“书友”、“脚贱的身影”、“初次登录”、“doni”、“书友”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