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隆庆中兴 > 第1377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五)

第1377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五)(2 / 2)

朱载坖当然知道这些人都是些有本事的人物,要是没有本事,之后也不会搅动天下风云,但是朱载坖一直以来小心提防的就是臣下结党,一旦形成党争,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就是要命的事情了,所以朱载坖一直对于此事严厉防范,不仅多次下诏告诫诸臣,不准结党,以前宋朋党之争为鉴。

更是采取了多种办法抑制朋党,现在李三才等人在朱载坖的眼皮子底下搞这些,朱载坖当然不能够容忍了,这次朱载坖准备好好收拾一下这些人。

李春芳说道:“陛下,其实他们这些人,留在朝堂之上远比在将其贬黜好。”

朱载坖连忙请李春芳解释一下,李春芳认为,为什么会形成朋党,所谓朋党,就是官员们自聚或纽结成朋党,依靠群体力量来夺取或巩固权位,从而使官僚之间形成互相制约与利用的力量,朋党的结成主要是依靠三个东西,一是乡党,这也是最普遍的朋党形式。

之前无论是严嵩还是徐阶,都是大量依靠他们的乡党,因为江西、南直隶、浙江这三省在大明科举中所占的比例最重,这三个地方的出身的官员本来就在大明朝廷中占很大的比例,这就导致严嵩,徐阶等人可以利用自己的乡党来培植党羽。

而现在朱载坖实行三途并进,大量的举人和吏员也得以进入官场,改变了官员的出身结构,尤其是大量北方的举人进入官场,平衡了现在官场的势力,同时朱载坖在解额上也更加倾向于北方,使得官员的家乡结构得以平衡。所以李春芳认为,现在单纯依靠自己的乡党,已经是不现实了,有这个能力和号召力的人,都在朱载坖严密的监视之下。

其次的讲学,徐阶的势力中就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心学门生,李春芳的基本盘也是心学门生,对于之前的阁部大员们来说,通过讲学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确实是一个办法,还有东南兴盛的书院,也为之前他们广收门体提供了条件,但是现在这个路径显然也被朝廷堵死了,朝廷明文规定,各级学校都由朝廷官办,严禁私人讲学,将各种书院都收归学政的管理之下,有朝廷派遣训、教谕等官加以管理,再想通过讲学聚集门徒,显然是不可能了。

最后一个就是结社,大明的文人,一直有结社的传统,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李春芳说道:“陛下,,讲学者聚徒,朋党分而门户立;吟诗者结社,声气盛而文章衰。”

而李三才等人就是通过结社来培植党羽,呼朋引伴的,这点朱载坖也是承认的。

朱载坖说道:“彼辈门户构争之见,莫甚于讲学结社,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 乱及国事者。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朕不能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