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安排无疑是给整个行程增加了一道坚实的保障,随车护卫的重任被交给了护国军。
在商议完所有事情之后,骆养性便马不停蹄地去安排锦衣卫和其他卫队的相关事宜,而张好古则转身去处理车厢的安排工作。
张好古一路走到车厢调度处,远远地就看到一群工人正在忙碌地往外推着车厢。他见状,二话不说,立刻上前帮忙。
一开始,工人们只是单纯地依靠人力去推动那些沉重的车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于是,有人灵机一动,牵来了几头牛,利用牛的力量来协助拉车厢。
就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张好古突然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用自行车来代替牛拉车厢。这个提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们从未想过可以这样做。
然而,经过一番尝试后,大家发现这个方法虽然看似可行,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目前还无法实现。因为车厢之间采用的是插销式挂钩,只有等到大自行车过来,才能将车厢成功挂上。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王徵就驾着那辆巨大的自行车缓缓驶来。那辆自行车的动静可真是大得惊人,远远地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响,估计好几里地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王徵的自行车后面挂着几节敞篷车厢,这些车厢虽然简单,但也足够宽敞,可以容纳不少人。而在这几节敞篷车厢的后面,紧跟着两节豪华车厢,这两节车厢全封闭,不仅有玻璃窗,而且窗户还可以像推拉门一样打开,让人可以随时欣赏外面的风景。
最后面又是几节敞篷车厢,整个车队看起来既实用又不失豪华。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一个时辰。
王徵站在车头,精神抖擞地等待着出发的命令。而张好古则快步走向皇帝和一干重臣所在的地方,去通知他们可以上车了。
崇祯帝和大臣们听到消息后,纷纷起身,一同朝着车厢走去。皇帝走在最前面,他步履稳健,神情庄重,身后紧跟着一群重臣。
皇后并没有和皇帝一起走,而是由随行的太监抬着轿子,缓缓地走向车厢。当轿子经过那辆巨大的自行车时,人们可以看到车上热气腾腾,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它。而那个大烟囱更是不断地往外冒着火星,仿佛是在展示它的强大动力。
皇帝并没有急着上车厢,而是饶有兴趣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这一切。他对这辆自行车充满了好奇,似乎想要弄清楚它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