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26章 最后的投机

第326章 最后的投机(2 / 2)

现在的1100万法币,可不算值钱,也就160多万美金。

“老板不趁机将资金调到更全权的地方——美国”叶熙明不解的问道。

此时在平安银行的高层中,也只有美国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陈光良镇定自若的说道:“再等等”

“好,回去我们便安排。”

一个月后。

1939年9月,欧洲大战爆发,带来的深刻变化是以往因抗战爆发而逃避海外的资金,因香港、南洋等地加强外汇管理而出现回流,再加上沪市此时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保持资本自由流动的城市之一,这也导致其它华侨资本通过不同途径汇聚沪市,使得沪市一时成为游资集中之地。

虽然还不知道这些资金的规模,但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管回流的资金具体数目有多少,沪市此时麇集了大大超过平时的巨量游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如此之多的游资短期内汇聚沪市,自然难以寻找到正当的出路,也因此使得汇兑、股票、公债、标金乃至纱等货物商品均成为投机对象。

1939年11期的《经济统计月志》杂志评论道:“游资增多影响之一厥为证券市场买卖之兴盛。因近来外汇之上落已比较有限,一般资产阶级不从事商品之投机,即投资于证券,于是证券之交易极度兴隆。查以往(众业公所)公司股票每月最大成交额为1936年12月之4394千股,本月份数字则为4924千股;公司债券成交值较以往五个月数字为大,则为1785千元;证券市价指数1933年1月以后从未高出75.61,本月份则为76.28。各项数字蒸蒸日上之气象于此可见一斑。”

沪市的股票,迎来一波大浪潮。

又过了半年时间。

也就是1940年4月初。

在平安银行(沪市)的会议室,三名核心高层——夏高翔、叶熙明、张树年都在。

夏高翔说道:“我们在股市的资产值,统计出来没有”

叶熙明点点头,随后说道:

“平安银行当初投入的300万法币,目前是价值1000万两白银,差不多在450万美金。以法币为标准,涨幅超过十倍。”

“去年老板入市的1100万法币,目前的价值也达到1000万两白银,450万美金,涨幅也高达三倍左右。”

三人虽然知道大概数据,但心中震撼自然还是很巨大的。

夏高翔说道:“老板让我们马上将这些股票套现,一边套现,一边兑换美金、黄金,或者英镑,然后准备转移至美国。目前,官方和英美三方合作,还能保持1法币兑4便士的汇率,包括黑市也是如此,但老板预计,一两个月后,这个汇率就会维持不住。让我们速战速决。”

对于老板的判断,大家自然从来都不怀疑。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自从去年9月开始,海外流入沪市的资金,差不多是2亿美金(30亿法币出头),这也是这一波股市大涨的原因。如今他们一边套现,一边兑换,倒也方便。”

海外流入沪市的资金,基本都是外汇,当然他们购入的股票,也基本是以‘白银’、‘英镑’、‘美元’为建制的股票,所以这一波外资企业的股票涨幅最多。

张树年也说道:“老板也说过,这一波股市浪潮,洋人恐怕也会趁机套现。我想,我们应该是在洋人套现之前,见好就收。”

三人很快商定好机会,随即开始行动起来。

实际上,这一波股市的高潮,虽然在5月份可能大跌,但明年依旧能涨上来。

只不过陈光良考虑到,明年再转移资产,恐怕危险系数太高了。

一个月后。

陈光良一脸喜色的看着沪市发来的电报,这一波股票涨得太狠了,例如:1940年初每股价值28元的怡和纱厂股票,在1940年四月末五月初旬的热狂投机期达到82元;1939年9月价格仅仅5元的上海地产股,此时价格腾跃到40元;再如1940年2月价格3.2元的橡胶信托股,此时达到16元,同期0.8元的地傍橡胶股,此时为3元,13.8元的英渣华股票达到60元等等。

结果就是,平安银行和他个人的股票投资,都套现在高点,都获得450万美金的回笼。

至于整个股票市场,完全已经脱节。

将这一波套现的资金兑换成美元和黄金后,自然第一时间准备转移至美国。

这样一来,陈光良在美国的财富就变成:早期投资的680万美金,已经在1000万美金以上;第二波转到美国的是价值450万美金的黄金(11.8万两)以及450万美元(平安银行);现在将是第三波存入美国,陈光良和平安银行共计900万美金和黄金。

相当于,陈光良在美国已经有2800万美金的财富(其中平安银行900万美金)。

这钱赚得,陈光良都感觉很梦幻。

到了5月中旬,沪市又给陈光良发来电报,由于‘法国战役’爆发,沪市商人纷纷开始囤积纱包,价格从1000元一包开始上涨。

大家的想法是,‘法国战役’爆发,必然造成国际紧张,同时沪市商人囤积纱,这样也变相阻止欧洲商人从华夏拉走,只要战局胶着下去,就会暴涨。

陈光良果断让新丰纺织业家人囤积当中,以1000元每包开始吸纳。

等到了五月底,纱包涨到2000元时,陈光良又电报新丰纺织开始抛售。

整个过程当中,新丰纺织获得150万的利润。

陈光良如此操作,自然是和大家的看法‘不一样’,‘法国战役’并不会胶着,而是会很快的结束。

事实如同陈光良所料,6月中旬,法国便已经投降,沪市的纱应声下跌。

大量的沪市投机商破产,这一幕让在香港的陈光良觉得十分好笑。

更让人陈光良等人觉得‘好笑’的是——沪市众业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发生垮塌式的大暴跌,一时间很多投机者又破产。

次轮众业股票交易所的暴跌,主要原因就是欧洲战场同盟国的不利局面,以及这一轮的获利者大手笔套现离场,最后还有外国股票交易被汪伪列为禁止之列

而陈光良和平安银行,便是最大的获利者套现离场,而且还先所有一步。

伴随着平安银行存入美国大通、旗银行大量的美金和黄金,陈光良家族及企业的2800万美金的财富,算是全部转移至美国。

而这2800万美金,相当于前世华人在美国的总存款4亿美金的7%。

这玩意基本瞒不过美国当权者,当然具体数字也需要调查才能得知。

不过陈光良并不担心,他还是相信此时的美国政府,会保护他的财富。毕竟据陈光良所知,后世南鲸政府一直希望美国将华人的4亿存款,全部转给国民政府作为抗战和战后的经济建设,但美国根本没有同意。最大的照顾便是——在1941年冻结这些财富,更主要是不允许华人再向海外转移财富而已。直到1947年,就全部解冻了。

与此同时,陈光良在华夏大陆,依旧保持着很大的资产,例如纺织厂、制厂、酒精厂等等,还有不少的物业,例如香格里拉饭店、平安银行大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