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睁眼,眼眶已经微红沈暨星扣着捏住话筒的右手指,咬着下嘴唇想要压制过盛的情绪。
可潮水般袭来的情绪是抑制不住的,情感是无法掌控的。做了好几次心理建设,最后哽咽说出口。
“谢谢,你们。”
*
第一个提问者,主持人让毕鹳来选,毕鹳果不其然夹带私货选中了沈霁月....
沈霁月也是遇见了一个没有导德的导演。
“想问一下毕导,电影开头蒋跃穿的是一件白色的衣服,外头是雨天。但是他的裤脚没有半点泥泞,这是剧情设计bug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隐喻?”沈霁月接过工作人员拿来的话筒。
“我关注到结尾有一个蒋衡站在纯白空间闭眼的镜头,这个镜头的隐喻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镜头结束?”
毕鹳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老板居然提问的对象是他。
而且,提到的问题居然如此有深度。
“很高兴有观众能发现这个剧情点,不是剧情bug。如果大家二刷可以发现当年迫害时候的回忆,并没有蒋跃小时候的镜头,镜头处于蒋衡的身上。
蒋跃,已经死了。
他是纯粹的受害者。”
这一句蒋跃已经死了,现场的粉丝心头一震。
闭环。
所以,剧情里的蒋跃必须死。
他也必须一跃而下。
电影在借用隐晦的手法暗喻,正义直到最后都有可能没有到来。法律的惩处依旧不够,犯罪者依旧在逍遥法外。蒋衡收集证据多年,能不能扳倒加害者都是一个未知数。
一切的一切有可能都是蒋衡的幻境,而蒋衡早在一开始就失去了他的弟弟和父母。
与故事的结局一样,世界上只有蒋衡一个人。
现实的蒋跃是受害者,而非凶手。
凶手只有最初的加害者,化工厂厂长,警察局局长还有市长。
受害者和凶手之间的身份转化,这个概念让你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毕鹳导演功底,叙事能力和栾蔷的剧情设计能力太牛了。
所以,两个男主都是彻头彻尾的好人。
蒋跃,清清白白。
“卧槽啊!”
观众们被这极致的反转弄懵逼了,就连一旁的邬循一、覃雅荷都没料想到这个反转。
“好的,感谢导演的解答,是一个很出乎意料的答案。”
“我想这一部电影很值得我们多刷,很多细节是我们未曾察觉到的。”
“也感谢沈暨星贡献了最好的演技,给观众们呈现出最好的蒋跃。”沈霁月应声道。
这一点很重要,凶手演的再好也不会被主流奖项认可。
如此,蒋跃这个角色就具备了冲奖能力。
“粉丝问的比媒体人问的都要专业,这些娱乐圈的人干什么吃的。”身后的粉丝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