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样,倭国就失去西洋的火器支持,这点让织田信长极为愤怒,因为他就是在倭国大量使用火器军阀,现在倭国自己生产火器的能力是很差的,需要从尼德兰获取获取,但是显然,尼德兰不会为了倭国去得罪大明的,尽管织田信长派人找到尼德兰商人,但是大部分尼德兰商人都不愿再和倭国进行贸易,即便有少数的商人愿意冒风险向倭国倒卖火器,价格也是天价。
织田信长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派人威胁王直,要求王直为他倒卖军器,被王直一口拒绝,开什么玩笑,老王现在等的就是大明征倭之后好在老朱家混个长期饭票,银子他早就不缺了,王直很清楚朱载坖的意图,现在是要处理北虏,还有等待水师继续力量,一旦大明空出手来,不收拾倭国才是怪事。
被王直拒绝的织田信长当然是极为愤怒,他威胁王直要中断倭国和大明的贸易,织田信长很清楚,大明需要倭国的白银和铜料,王直立马将这一消息急报朱载坖,请求圣裁。
朱载坖得知消息之后,当然是极为愤怒了,朕还没收拾你呢?你织田信长还敢威胁朕?你老老实实吃鱼去不好吗?朱载坖认为应当给倭国一点颜色看了,所以朱载坖命令北洋水师北上,在对马海峡巡航之后,与王直的船队汇合,在倭国近海展示武力,给倭国提提醒。
让倭国明白明白,王直的身后,站的是谁。同时朱载坖还命令王直,倭国这么大,愿意和大明做生意的军阀多了去了,你织田信长真以为自己是倭国国王了吗?朱载坖命令王直断绝和织田信长的贸易,与其他倭国大名交易就行了,主意是石见银山和佐渡岛的银矿,能够被大明掌握就行了。
至于铜,现在朱载坖已经不太担心了,随着大明控制了缅甸,修通了伊洛瓦底江水路之后,不管是云南的铜还是缅甸当地的铜,都可以通过水路转运到仰光,然后从仰光经海运向大明转运。
对于朱载坖来说,倭国现在重要的是白银和生丝,白银是关系到朱载坖废两改元的大政方针的,而从倭国收购的大量生丝是大明发展纺织业所必须的重要原料,好在这两样都不是织田信长能够直接控制的,所以朱载坖并不担心他的威胁,至于王直的人身安全,这位都是老江湖了,这种事情不用朱载坖操心。
随后朱载坖以练兵军务处的名义下达命令,九边官军必须合适军储、战马实有数字,有不足的,立即上报予以拨给,同时加强训练,京营也是如此,京营、亲军诸卫、班操京军也要加强训练,朱载坖分遣将帅,视察训练和装备情况。
同时下旨给尼堪外兰等女真酋长,从女真部落中招募勇士,补充入三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