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盯上了(1 / 2)

在陈暮第二次京城行之前,陈暮见了张主任。

双方就建厂投资的事情做了最后的交流。

张主任这次回来,从港岛他原先工作的罐头厂带了几个人过来。

罐头厂开工,那总是需要一些熟手的。不然就指望招一批人新人工作,等他们适应,再到能熟练工作,那中间不知道耽误多少时间,出现多少瑕疵产品。

虽然相对于罐头厂的利润来说,这点都不算什么。

但是,张主任接受不了这样的做事风格。

不然,他也不会从港岛那边出来了。

“张厂长,技术、质量方面你负责。这你又绝对的权威。我找你来,主要是提两点要求,一个就是环保。罐头厂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你要控制好,这方面多投入一点钱都没事。你应该清楚,我们渔村近邻大海,我不希望破坏了这里的环境。”陈暮很是慎重说。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未来渔村的度假旅游圣地的计划,同时也是因为陈暮本身就是海洋环境和资源类的应届毕业生。

对于大海,陈暮是有感情的。

人类对大海造的孽已经够多了。

在海洋之中,有好几个占地几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全都是人类抛弃的各种垃圾。

在洋流作用下,汇集到一起。

全都是塑料类的垃圾。

这些垃圾对于大海危害系数极大。

若不是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数倍,恐怕海洋早就臭不可闻了。

“陈暮村长,你是第一个跟我讨论环保的内地人。”张厂长感叹。

在陈暮之前,他不是没接触过内地一些商人,洽谈过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不过,那些人无一例外关心的全都是投资回报率。

那些渔村,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直接能拿到多少钱。

什么环境保护,什么推动产业链发展之类,没人关心过。

“第二个,就是工人工资,要买养老保险。”陈暮说,“养老保险,就按照西方惯例,收入的10%。每个月存入他们银行账户,但只有其退休后,才能拿到。”

“行,这些都没有问题。”张厂长连连点头。

这些都是正常合理的条件。

只不过现在很多内地人都不管这些,他们只在乎他们能从中赚多少钱。

“那就没问题了。稍后,我这边,就会联系建筑公司,开始构建厂区了。有什么需求,厂区的构建,你去和建筑公司对接。”陈暮吩咐。

所谓的建筑公司,也就是陈暮和李工头合作开的建筑公司。

陈暮持股占大头。李工头和其手下几名工人占小头。

原本,陈暮是打算让李工头他们多招聘几个工程师之类的。

但和苏念之一谈之后,陈暮决定不再按照之前自己的构想。

而是采取一种全新的模式。

也就是苏念之这边为主,成立一个渔民村合资公司的单独建工部,专门负责对所有渔民村的项目进行设计,监督,检验,和验收。

这样,可以避免同一家公司作业时出现敷衍,相互包庇的状态。

对于后世频频发生的豆腐渣工程,陈暮是非常痛恨的。

一个项目又不是不能赚钱,而且通常利润还很高,但偏偏还是有一些人,为了更高的利润,而罔顾人命。

这种黑心钱,陈暮是不会去赚的。

尤其,陈暮本身来说,也不会缺钱。

不说老村长那90箱黄金,那是属于渔民村的。

这一点,陈暮已经思想上放弃了。

但是,陈暮自己的钓鱼岛基地里,可是还有整整38箱古玩珠宝,还有120箱整整3000吨的铂金。

铂金,现在还是比黄金值钱的,就是市场需求量不大,但是也是钱。

这些财富算下来,陈暮估算了下,铂金要能开个珠宝公司将其销售出去,那也是价值几十亿人民币了。

至于那些古玩珠宝,一股脑抛出去,那就不怎么值钱了。

但是慢慢的卖,那价值可就无法计算了。

任何一件,现在都可能价值上千万,甚至几千万。

而陈暮有整整38箱,总件数超过一千件。

更何况,海洋里还有那么多宝贝。

现在陈暮的探测范围已经到1000米直径范围了。

再升级几次,不说太多,只要超过3000米,那就达到了目前人类测量出来的海洋平均深度。

那时,绝大多数的海洋深海宝藏,陈暮就都能探测到了。

在不缺钱的情况下,陈暮自然是要求一切能尽善尽美。

在解决好这一切后,陈暮带着沈婉钧再次启程前往京城。

“他走了,身边没有带任何保镖!”一直盯梢的港岛特别行动组成员,传递来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

“走,去京城将他带走。”

“为何不等他回到鹏城再将他带走。那可是京城,太远了。”

有队员担忧。

京城距离鹏城,两千多公里,接近3000公里。

这么遥远的距离,他们就算将陈暮抓住,也无法乘坐飞机,只能走公路。

而如今的内地,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

是的,一条都没有。

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那是1988年才建成通车。

现在,不过是1979年8月头而已,距离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还有近10年时间。

没有高速,开车过来,那需要消耗的时间,太长了。

走国道走两千多公里,那几乎要走一周的时间。

时间太长,变数太大了。

“在这里等他,万一他们村里人来接机,我们就无法动手了。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组长无奈说。

万一以后陈暮出行都带保镖,那他们怎么办?

上面也不会给他们太长的时间去行动。

这马上,两边就要谈判了。

事关港岛未来,他们没多少时间了。

“沿途准备好车辆。我们每天换一辆车。”组长吩咐说,“还有,提前买好所有干粮和方便用的工具。抓到人后,在抵达港岛之前,我们绝不停车休息。”

这一次,是做足了准备。

动用了整整四组人马,每组8个人。

一组负责全面的盯梢和情报。

一组负责武力,进行抓捕。

一组负责所有后勤保障。

最后一组,则是负责殿后。一旦有人跟踪,或者试图解救,那么他们就要进行拦截。

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出牺牲。

当然,不是那种牺牲自己的牺牲。

而是暴露自己,任由内地将他们逮捕。

而这一组人,身份极为干净,就算被抓了,也不会留下任何证据牵扯到港岛那边。

并且他们殿后,也不会动用任何武器,因此就算被抓,也不会被关押太久。

此刻,已经有两组人跟着陈暮启程前往了京城。

陈暮自然不清楚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这要是在大海之上,那没有人可以盯梢陈暮。

可是陆地上,陈暮就是一名普通人。

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当然,现在有钱。

8月的京城,比7月过来时,更热了一点。

沈婉钧则是直接暂时告别了陈暮,她要回家一趟,然后去和即将彻底分别的同学们,好好道别。

至于陈暮,她才不担心呢。

那么大一个活人,又有钱,不需要担心在京城找不到吃住的地方。

陈暮也不是没来过京城。

当然,那是后世。

区别虽然很大,但是陈暮对京城却一点都不感冒,也没兴趣再去逛一次故宫,颐和园,天坛之类。

没意思。

对于陈暮来说,此行就是为了招揽人才,完成鹏城大领导的任务。

然后,陈暮好借机弄到一笔无息贷款,来掩饰自己那边有额外收入的情况。

同时,这也是打开和大领导之间沟通的一个机会。

只是该如何去帮助鹏城招揽人才,这让陈暮一时没有头绪。

虽然说现在各大高校的学生,都还逗留在学校。

但实际上,想要将他们招揽到鹏城却极为不容易。

要知道,现在可是技校生,中专生都可以分配工作的时代。

就更不用说大学生了。

这个时代,外面经商的小摊贩,都是没有上学的那些人,自然他们也就找不到工作。

所以,这些人只能出来摆摊。

当然,这批人,也成为了民间第一批富起来的人。